氨氮在A池中的变化见图3(a)。一阶段,随着污泥培养驯化及对废水水质的适应,固色剂,A池出水氨氮快速下降,到一阶段末时,氨氮去除率已经接近80%,平均为32.5%。第二阶段氨氮进水在20-25mg/L,固色剂Y,氨氮去除率缓慢上升并超过90%,平均为86.7%。在此后两个冲击负荷阶段,进水氨氮接近30mg/L,A池的去除率有所下降,但出水氨氮超过预期,达到均值5.7mg/L。此外从试验过程来看,y固色剂,O池对氨氮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,如图3(b)所示。一阶段O池对氨氮的去除率接近10%,而到第二阶段则达到了18%。冲击负荷阶段和A池相反,O池对氨氮的去除率有所增加,达到均值25.8%。

将污泥加入到反应器后,首先进行为期一周的污泥复苏过程,该过程完全采用生活污水作为原水进行闷曝,全能固色剂,一周后即进行启动过程研究。整个试验过程在室温(约18-27℃)下进行,分为4个阶段:一阶段为污泥的培养驯化,此阶段进水COD负荷控制在0.5kg/(m3˙d)以下,持续时间28d;在第二阶段逐渐增加进水负荷,其中A池逐渐增至1.1kg/(m3˙d),O池增至0.27kg/(m3˙d),此阶段操作时间26d;第三和第四阶段进行冲击负荷试验,持续时间16d。
